走进长美村,第一步映入眼帘的是一处壮观的建筑——“袁氏家庙”。这座家庙供祀袁姓入潮开基的一至六世祖 - 始祖为北宋仁宗庆历年间进士、兵部尚书袁琛。
袁琛于北宋神宗元丰六年(公元1083年)因党锢祸贬镝潮州任刺史,此后便在此定居。家庙始于元至顺丰年间 - 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...
此刻保存的建筑是清康熙五十一年重修的,为三进二天井一拜亭的建筑格局,坐北向南,面积达1200多平方米,高达6米,是潮汕地区目前保存比较完整的清代前期建筑。
沿着西边小溪畔的村道向东一拐,经过寨门进入村中,便可见到一个宽阔的灰埕...家庙就坐落在大灰埕北面。
家庙外观古朴大方,好的中间为三门式凹斗门楼、中门首横额刻有福建晋江张瑞图题写的“袁氏家庙”匾额。走过门楼,便是家庙的前厅。
前厅后为大天井,天井中间有一抱印亭,它屋面与中厅屋面相连,平面呈凸型,大右有庑廊围护~有了了一个开敞的大空间...
这个地方是家庙当宗族众多人员聚会、议事、宴请宾客的场所...中厅正中悬挂有清乾隆年间文渊阁大学士、吏部尚书史贻直所书的“崇礼堂”正匾。
史贻直是袁氏的老上司,他应袁氏的邀请为袁氏谱牒作序并歌 - 赞誉袁氏的优良传统跟卓越贡献!
走过中厅,是浅而宽的后天井。
它深度不大 - 反而有主座的宽度~上下没有设置庑廊...经过请教家庙长者,得知这是因场地关系而特别设置的。这种设置使家庙前有宽敞的公共活动空间 - 后又有紧凑的私密祭祀空间、别具一格.
后座为大厅 - 悬挂有宗族先祖的画像同众多历代名宿所书的牌匾、楹联,庄严古朴,尽显它在家族中的至尊地位。
袁氏家庙”建于清康熙年间,是潮汕建筑在明代嘉靖年间以来的古朴典雅、恢宏大器基础上开始走向雕梁画栋、金碧辉煌演变过程中的一座建筑。
它以纵向为主,将重心放在中轴线上布置厅堂。在将厅堂、庑廊、天井进行严谨组合,通过庑廊的联接、外墙的围护,使整个家庙有特别合理的秩序性、逻辑性。
家庙四周用外墙封闭,内又开敞,这种外封闭、内开敞的特点既有内聚性、防御性,又有私密性。

在结构上 - “袁氏家庙”前座为九桁式、前后立花篮础檐柱;
中座为十三桁式~明间四柱着地、立八棱花篮础檐柱与浮珠础圆棱金柱;后座为十五桁式~明间六柱着地,设置基本同中座~另加两根副点金柱.
家庙梁架上装饰有素木雕饰品,多为人物故事。采用通雕技法,造型生动。这种重雕琢、重堂皇的建筑风格已经一洗宋、明以来简朴的风格.
袁氏家庙”不仅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、在并且也是潮汕地区一座具备代表性的建筑。它不论从人文、地理、历史还是从建筑上、结构上来看,都为今天的我们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产...
这座古朴典雅、恢宏大气的建筑不光…也是潮汕人民智慧的结晶~也是我们研究潮汕地区历史、文化、建筑风格的重要依据。
许多东西还有待人们进一步琢磨它、发掘它。